顶点小说网 >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 第45章 统治精英与“隐形寡头”(4)
    心灵鸡汤们说:当你放弃越多,你就拥有越多

    心灵鸡汤式书籍早已把洛克菲勒晚年的故事作为经典向世人讲了一遍又一遍:老洛克菲勒一生唯钱是命,竭尽克俭蓄财之能事,而在53岁时被诊断患不治之症,药石无效,在每周净收入上百万美元时也仅仅能吃价值不到两美元的饼干和酸奶勉强为生。大彻大悟下,他开始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捐献出去,建立科研机构和慈善组织,从而生命为之一新,豁然开朗,他因此快乐地活至98岁。

    于是心灵鸡汤告诉大家:当你放弃越多,你就拥有越多。

    这话其实千真万确,洛克菲勒的的确确通过捐献而拥有了更多。而实现这一“奇迹”的工具就是基金会。

    老洛克菲勒起家过程中用遍了残酷不仁、广受诟病的手段,声名狼藉。他曾是美国公众最痛恨的人。为彻底改变公众形象,老洛克菲勒接受一个顾问的建议,大行慈善事业。

    事实上,老洛克菲勒此举的功效和意义远不止改善公众形象。

    他进行了大量的财产捐献,但“献”出的财产并没有脱离过他的控制。通过基金会等一系列策略地运作,洛氏对“献”出后的财产反而实现了更大更强的控制力。这就是洛氏“科学捐献原理”:献出越多,控制越多。

    洛氏设立的第一个基金会成立于1910年,这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1910年时美国多数州已通过第16条修正案,即征收累进收入所得税。洛克菲勒基金会可谓是最成功有效的“税前计划”,一举便合法合理地避掉了累进收入所得税。在同一时期,标准石油公司被兰蒂斯(kenesaw landis)**官下令分拆,洛氏财团立刻以设立4个免税基金会作为应对,然后把财团的绝大多数股份捐了进去。这相当于从左边口袋里掏出钱,放进自己的右边口袋,但这钱摇身一变,名分就不同了。于是被分拆后的各个石油公司既能得到需要的资金,又在收益和资产上避税。在基金会的章程中,只要加上本家族的后代,就将继续为基金会世世代代地“服务”下去,并且具有关键的一票否决权,剩下的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好处。洛氏财团以财产的所有权置换控制权,不仅实现了避税功能,还实现了财富大幅增值的奇效。因为基金会可以买卖持有各种资产,包括房地产和有价证券,而且不必公布财务报表,更可以实现对市场的隐形影响力。

    钱捐进了基金会,再投资给不同行业的多级公司企业,当投资规模足够时,所有接受投资的实体的董事会必须由基金会指定和委派。于是,尽管钱已经不在某家族名下,而实际管理人和钱的使用权仍牢牢控制在他们手中。注意,此时从名义上钱已经改姓了。通过这种形式,首先原来所有洛氏的钱都要被征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就消失了;其次,如果老洛把钱送给“中洛”,“小洛”和“小小洛”,本来要交的赠与税(gift tax),也省了;再次,就是遗产税,这个几乎是唯一可以限制富人财产遗传的工具,在美国最高可达50%,由于钱已不在洛氏名下,遗产税自然也就免了。老洛通过捐献,把钱财合法合理地留给了自己以及“中洛”,“小洛”,“小小洛”,并且“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从此,洛氏将每年一半收入投入基金会,大大抵扣了应税收入。老洛省掉收入税,中洛、小洛和小小洛将避免掉遗产税和赠与税,更爽的是,这些基金会的投资产生的收益,连资本利得税也一并免去。由于免税的好处,基金会的资产得以飞速成长。所谓non-profit(非盈利)实质上就是non-taxation(非纳税)。

    当年老洛克菲勒把其拥有的数百万股“泰坦尼克石油公司”(titanibsp;oil corporation)股票捐给了名为do good foundation的基金会,后者为洛氏控制的组织。他只是把名下股票转让给基金会,就轻易完成了财产“升华”。类似do good foundation的基金会和慈善机构明目众多,级别繁复,它们确实捐助了为数众多的科研、医疗项目和用于扶助贫困,但这些开销相比基金会体制为富豪隐身的财产和避免的税费而言,实在是不足挂齿。再加上捐献入基金会的财产所产生的投资收入也是免税的,洛氏财团一方面是财产的真正控制人,另一方面免交投资收入税,这令其财富增长速度更快。

    《华盛顿邮报》曾经报道,经过家族两代人精心经营,洛克菲勒财团财产的绝大部分转由不同层次和级别的基金会,以及它们衍生出的下属、分支、直接间接控制的公司拥有,从而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基金会网络体系。每一个基金会网络节点“单位”的财务报告不被审计,不需公示,所有涉及的调查都被礼貌而合法地拒绝,从而从会计制度和监管体系的雷达中失去踪迹。这实际上就是洛克菲勒家族发明的财富隐身**,而当今的超级富豪们无不在效法。盖茨和巴菲特的财富捐献游戏不过是20世纪初老洛家族做法的延续而已。

    经过六七十年经营,洛氏家族控制着多达几百甚至上千基金会和下属机构,而这张网络是没有人能够梳理清晰的。洛氏家族向公众披露的财产约为10亿~20亿美元。用冰山一角来形容都未必尽然。超级富豪的实际财富已经完全无法衡量、核实和追踪。

    这就是放弃越多、控制越多的奥秘。

    “家道中落”的洛克菲勒家族

    大众传媒多年来一直在向公众传达着当今的洛氏财团早已家道中落,不过是中产阶级级别的富翁。如果把欧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从富豪领军地位上衰退下来的原因归结为欧洲连续遭遇战火,罗氏在大形势下被牵连中落,那么怎么才能合理解释洛氏财富的消失呢?洛克菲勒财团始终掌控着美国的石油、化工、制药工业,运营顶级银行超过百年,而美国经济发展历程也没被历次战争干扰过。时至今日,洛家总财产只有区区20亿美元,仅能和中国最近20年发迹的富豪相提并论?

    还是先看看国际银行家是否真的家道中落吧。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在尼尔森·洛克菲勒竞选总统时,美国参议院例行举行针对其财产状况的听证会。尼尔森先是公布其个人财产约为3300万美元。在参议院进行初步调查后,经过与尼尔森反复征询,尼尔森改变口径,承认其个人资产为2.18亿美元,比最初的声称多6倍。此时的美元还是美金时代,1美元对应着0.88克的黄金,他的个人资产相当于191吨黄金,以黄金的现价(900美元/盎司)计算,现在这些钱的价值相当于当时的25倍。尼尔森提供给参议院的2.18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相当惊人,远超过美国前37位总统个人财产的总和。

    不过,这些个人资产已经是洛克菲勒家族将绝大部分资产“捐给”自己家的基金会,剩余部分在84位家族成员之中分配后,属于尼尔森自己的那一份而已。

    在参议院对尼尔森个人资产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他不得不面对却无法合理解释的是,70年代,尼尔森竟然几年当中没有缴纳过一分钱个人收入所得税。其实原因很简单,在1970年,尼尔森的财务顾问和律师团队将他名下的资产进行了一番“调度和调整”,直接效果就是在这之后连续几年当中,尼尔森完全不用缴纳所得税了。估计当时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最想做的事就是留下尼尔森专用税务会计的电话,在自己报税的时候打过去。

    在参议院对尼尔森进行财产调查时,他侃侃而谈道,如果你们质疑我们的家族是否操控着某种庞大的经济权力,我的回答是这并不存在。我们仅仅在投资而不是控制。家族成员对控制财产并不感兴趣。无论是家族成员还是资产管理团队,大家的目标和期望都只是获得合理范畴内的回报。

    那么,洛家的资产管理团队是什么规模呢?

    洛氏财团的资产大掌柜是理查德森·迪尔沃斯。他于1958年加入洛氏财团,成为家族资产管理的总操盘手。投入洛氏财团前,理查德森·迪尔沃斯是库恩雷波公司的主要合伙人。20世纪初期,库恩雷波公司的地位相当于今日的高盛,是最著名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在金融运作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合伙人包括雷波、库恩、沃伯格、希夫家族和其他犹太金融家族,无不是叱咤风云的顶级投资银行家。库恩雷波公司和洛克菲勒财团及jp摩根财团都有着渊源深厚的合作关系。

    理查德森·迪尔沃斯管理的庞大财产中,包括列在84位洛氏后裔名下的约10.33亿个人资产。这些资产主要存放在由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unior)创设的两个复杂的信托机构中,一个在1934年为孩子设立,另一个在1952年为孙辈建立。洛家名下的各类基金会超过200家,而通过持股控股形式层层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基金会和信托机构数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保守估计多达上千家。所有基金会组织和信托机构都是国际性的,它们的业务和资金运作在全球范围自由流转,鲜受监管,这使得理清其真实资金流向和数量的企图完全不可能实现。更何况洛氏财团和其他富豪财团一样,在其海量投资和项目中都不出具实名,而是由代理机构具名,所以我们看见的只有美林或者高盛这样的名字。

    这些基金会和信托机构把现代商业机构持有形式和名目集大成后加以利用和发挥,层级和关联关系错综复杂,层层相扣,扑朔迷离,各层面都设有阵容强大的明星经理人和律师团队,而其中恐怕只有极少数几位高级资产律师了解真实的资产数量和情况。在保护私人财产和信息隐秘性的原则下,此类机构的财务状况和细节从不披露与公示,完全不透明。而从结构设计角度看,这种机构可以无限制设立平级、下属和附属机构,于是机构的真实状况被完好严密地隐藏起来。

    参议院对外公布的调查结果并没有披露洛氏家族每一成员的资产数目,只是用一个总数目示众。理由同样是应充分尊重个人**。洛氏家族的财务会议记录和文件都获准不对外披露。私人信息隐秘性至上的大旗立刻将全体公众的知情权遮蔽了。

    公众只能从公开披露的少许信息进行了解,例如:

    洛家在纽约的一处房产,在1930年仅土地价值就超过5000万美元。

    尼尔森的儿子史蒂夫的庄园内有着长达70英里,即相当于100公里的私人道路,面积超过4000英亩以上,更早期的资料透露该庄园占地7500英亩(大约4.5万亩)。在1929年时有75栋楼,100多个家庭居住其中。该庄园内收藏的家庭内部文献,价值就达450万美元。

    提到庄园的“豪华装修”,老洛克菲勒付了70万美元给美国铁路公司令其将园内“领土”上的一段铁路拆除,又付了150万给园内一所学院作“搬家费”。

    这仅仅是1930年洛家的一所房产,洛家在纽约的另一豪宅有32个房间,在华盛顿拥有一座城堡,在缅因州又有数所庄园,这里还没数到在中美洲如委内瑞拉拥有的数处种植园,在巴西经营的若干座农场……

    1975年,尼尔森在德克萨斯州购买了1.8万英亩土地,仅仅是作为“室外活动场地”。

    在珀堪提科山庄(potibsp;hill),随时待命的各类家政工人,包括清洁工、保安、厨师和园丁等超过500人,位于seal harbor的一所度假庄园备仆45人,尼尔森一所私宅雇仆人15个。不完全的统计中洛家仆人已超过2500人。洛家人人爱旅行,行踪随意不定,因此所有庄园场所都保持在随时可以使用的完美状态,预备任一主人兴之所至大驾光临。

    除房地产外,洛氏深不可测的钱袋子里还装着财团持有的股票,仅以埃克森石油公司为例,埃克森是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的更名,属于标准石油公司被分拆后的一家。洛氏财团直接持有的埃克森股票价值为1.56亿美元(1974年),这个数字并不包括洛家以基金会和信托机构等形式间接持有的股份。

    著名的洛克菲勒中心,公布的估值为9800万美元,这实在是个荒谬的数字。1974年9月30日的《洛杉矶时报》撰文探讨洛克菲勒中心的准确估值问题,称各路专家的结论是无法估算。市场普遍认为此项资产在1974年应价值10亿美元。

    粗算1975年洛氏财团经营的投资资产,股票类有价值8500万美元的加利福尼亚标准公司,7200万美元的ibm,另外超过1000万美元的公司股票计有:大通曼哈顿银行(chase manhattan)、美孚石油、eamac、通用电气、德克萨斯仪器、明尼苏达矿业制造等。

    洛氏财团持有美国50家最主要公司的大量股权。一项不完全的统计显示,洛氏财团有154个全职职员在管理着这些资产,大理财管家理查德森·迪尔沃斯的直接助理为15名顶级财务专家。这些资产管理职员同时在各类和各级基金会与信托机构中担任董事和经理,他们管理着700亿美元的资产。再次提请读者注意,这是1974年的700亿美元!

    洛克菲勒家族如此,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其他的国际银行家族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