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胡同人家 > 第136章 北小弟的返乡路
    听到这儿,已婚人士钟文姝脸上是说不出的怪异。

    具体该怎么形容那种表情呢?

    大概就是能让从未经历过情爱的钟文敏也忍不住多想的表情。

    简直是......

    好在北小弟没再给两个姐姐留遐想的时间:

    “她跑到知青院儿门口大喊,说我要是不娶她,她就要去跳河!”

    北小弟也不知道这话是真是假,但要是这姑娘真跳河了,大队上的人就算知道这事儿其实和他没关系,那怕是也麻烦不断了。

    再躲肯定是不行了,北小弟只能说自己还没满二十,领不了证。

    而且婚姻是大事儿,他要问问家里的意思。

    那姑娘以为这是钟知青妥协了,开开心心回家准备结婚。

    “这样的姑娘我可不敢娶,一言不合就不要命了,那三天两头不得和我三姐干起来?”

    缩在角落的钟文姝:???

    这关她什么事!

    钟文敏一把拉住要跳起来理论的钟文姝,顺带还捂住了她的嘴,结果又听这人说:

    “二姐那也不是吃素的啊!我都打不过,按着她打咋整?”

    这下换钟文姝死死拽着钟文敏了。

    乖,忍忍啊,看这小子还能说出来啥。

    “虽然说要是真干起来,我肯定更向着我姐,但也没必要娶这样的人回来折腾不是?”

    很好,你活下来了。

    敏姝对视一眼,同时松开了桎梏对方的手,继续听这小子说。

    “等大队上的人一走,我就跑去公社了。”

    北小弟也真是豁出去了,一进公社直奔一个最像领导的人,抱着他的大腿就开始嚎,说大队上逼着娶媳妇。

    那领导年纪不小,被这么一抱差点没站稳,还是一旁的人眼疾手快给扶住了。

    但北小弟才不管这些,继续嚎。

    有些事儿,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那后面就顺畅了。

    尤其适用于不要脸的情况。

    北小弟一开始还有演的成分在,但后面越嚎越真情实意,眼泪鼻涕全都蹭在了领导裤腿上。

    领导的脸青转紫,紫转黑,好在最后还是恢复了平静。

    但一旁的一个约莫四五十的中年妇女,在北小弟一声声“我今年才十九啊!”中母爱泛滥。

    “主任,这事儿咱们得管!不能让人家孩子一腔热血来咱们这儿,最后被逼成这样!“

    领导点点头,管肯定是得管,但得先确认事情的真实性。

    北小弟连连点头,让领导尽管去调查,这两年他可是从没有落单的时候,啥也不怕!

    只是调查的这段时间,他是说什么也不肯回大队。

    调查人员回来得很快,北小弟确实行得正,甚至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听到这样的结果,领导开了口:“那走吧,咱们一起去这位知青同志的大队上走一趟。”

    其实北小弟这样的事儿并不少见,有些是大队上的人一厢情愿,也有些是知青的半推半就。

    公社领导不会主动管,但只要闹到他们面前那铁定是要走一趟了。

    于是,北小弟跟着公社几人身后雄赳赳气昂昂回了大队。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那姑娘家偃旗息鼓,钟知青的名声算是彻底打了出去。

    大队长觉得这小知青再留在他们大队上,他这个大队长也不用做了。

    这不,还在犹豫的回城指标就给了北小弟。

    甚至北小弟走的那一天,大队长还带着队上的计分员亲自送他去了路口,嘴里说着:“可千万别回来了。”

    北小弟口里那一句“我有机会回来看你们”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听到这儿,钟母和老爷子可算是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偷跑回来的一切都好说。

    “然后呢?”

    到底是怎么把自己搞成这副样子的?

    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北小弟怀着激动的心情大包小包上了回家的火车,一脸傻不愣登,毫不意外被人盯上了。

    来搭讪的是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小伙子,一口一个“小兄弟”,北小弟就这么迷失了自我。

    两人约定,到了晚上换着守夜。

    前半夜是北小弟守的,对方睡得很香,看起来特别相信自己。

    这样就导致了后半夜的时候,北小弟也特别相信对方,以至于所有钱连带着介绍信都被对方偷走了。

    也不知道算不算运气好,那小伙子动手的时候,北小弟醒了,追着对方下了火车。

    这时候天也才蒙蒙亮,一个眨眼就没了影,徒留北小弟孤零零一个人不知所措。

    好在这孩子还知道找车站工作人员求助,但因为没有介绍信,被扣在了车站查了半天,直到和南边下乡的公社确认过了,才放人。

    最后也是运气好,李宝来的车队就在隔壁省,碰上了才能跟着回来。

    “你这孩子也是胆大,被偷了就偷了,你还敢下去追!这要是那边还有人,你被卖了都不知道!”

    钟母后怕不已,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是随了谁,这心眼儿时有时不有的。

    不过回来就好,钟母起身拿了张澡票和一些零钱,把小儿子推出了门,让他麻溜把自己洗干净。

    接下来还有的忙,介绍信丢了不是小事,单是街道办那边就说不清楚,还得找下乡的地方求证。

    钟母想着,又跟老爷子说了几句话,就去了厨房准备吃的。

    敏姝姐俩也笑嘻嘻去帮忙。

    北小弟的回归像是个开始,胡同里不少人家的孩子都踩着年关回了家。

    这种时候也甭管初二初三,孩子回了家那就是大喜事。

    果然,过年是这个时代最幸福的事儿。

    贺姗也在初三这天带着丈夫孩子回了贺家。

    接到消息的钟文姝还在供销社上班,贺老大家的大闺女贺小玉跑来传的话,让他们夫妻俩回家吃饭。

    打发走了贺小玉,钟文姝就让关月回家的时候传个话,今晚他们就不回钟家吃饭了。

    “行,我一会儿回去说,不过你三姑姐咋突然回来了?”

    钟文姝也不知道。

    结婚四年多,贺姗就七五年回来过一次,那时候钟文姝和贺实回了钟家,没见着。

    说起来,钟文姝对贺姗还真没啥印象。

    “那你一会儿还是跟我走呗?我搭你去胡同口。”

    “我还是回家一趟,今儿贺石头下班早,我跟他一起回去。”

    关月点点头,也没多说什么,转头换了话题。

    贺实来得挺早,搭着钟文姝回贺家的时候,在胡同口看见了溜达的刘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