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 第321章 流水线作业,粮长制度
    第321章 流水线作业,粮长制度

    “纺织业?”

    “没错,就是纺织业……”

    张异道:

    “从宋时黄道婆将纺织技术传入长江中下游一带,吴地一直是全国的纺织业中心……

    龙凤年间,陛下就已经在他所辖地区推广种,去年更是加大了力度!

    这的产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给纺织业提供基础……”

    提到种植和纺织业,朱元璋可就不困了。

    推广种植,也是他比较得意的政绩之一。

    如今江南各地,大抵都有种植,而松江府附近,更是在元朝时期就是的产地。

    有了,纺织业自然也就起来了。

    事实上在苏州、松江、杭州这一带,早就是纺织业的中心。

    张异提出要从纺织业入手,在老朱心里,这并不是个什么新奇的主意……

    松江府,大大小小的家庭工坊不知凡几……

    “纺织业,咱们能干点什么,如果你只是想开开染坊,搞搞工坊,这倒是有条件,可是……”

    “不是工坊,是工厂……

    拥有新的纺织机,新的管理方式,能够流水作业的工厂……”

    张异重点强调,朱元璋被一堆名词绕的有点晕……

    “咱们开工厂的目的,是能几倍,十倍于一般家庭工坊的产量,将天下布的价格打下来。

    用更高的生产方式,让朝廷看看工商业的税收潜力。

    不过,这事还是等刘伯温那边说动皇帝再说吧,现在说这些没有意义……

    且如果不能找皇帝要到一些特殊的权利,恐怕也不好办!”

    想要特权,什么没有?

    朱元璋心里既然有了主意,他自然不会在意这些东西。

    工商业的税收潜力真的很高?

    还有,工厂比起家庭工坊究竟好在哪?

    管理模式……?

    “你给我细说下所谓的工厂……

    还有税收的事!”

    张异简单的将工厂和家庭工坊的区别说了一下。

    从规模,生产方式还有管理方法,他所说的东西,都在挑战老朱的认知……

    “就说管理方式吧,叔叔,您现在的铅笔工坊经营得如何?”

    朱元璋被张异问到这个,有点卡壳,他一个皇帝如何不可能时时关注这件事。

    不过,铅笔这种硬笔,在老朱的有意推广下,确实也逐渐传开了。

    铅笔工坊的利润虽然不大,但胜在稳定。

    “倒是还可以,不过也就那样,如今外边已经有能仿制铅笔的工坊,咱们不再是独一家!”

    张异闻言莞尔,铅笔这种东西的工艺并不算难。

    只要知道材料,配方是可以慢慢研究出来的,他本来也不指望这玩意赚钱,只是听到老朱诉苦:

    “虽然销量上去了,但因为同行竞争,利润反而下去不少!”

    这件事老朱倒是知道的,因为在铅笔工坊的利润下降,东西被人仿制之后,检校曾经跟他说过。

    检校的意思,是教训一下仿制的商人,只是朱元璋禁止了这件事。

    铅笔这种东西,是知识传承的工具,而不是谋利的商品。

    朱元璋严禁高见贤等人去收拾竞争对手,但铅笔工坊的利润开始不行,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最主要的是,工坊的工匠也在离开,熟练工变少。

    又导致了工坊的产量下去。

    张异听老朱说完,笑了:

    “叔叔,那你试试我说的流水线作业,看看能不能把利润做上去。

    铅笔的制作,就那几道工序,你可以将他们拆分开来!

    然后,把最难的工序,交给熟练工做,而新手只做简单的部分。

    每个人负责一道工序,然后到最后的组装环节,再将它们组装起来。

    你试试,会有惊喜……”

    流水线,是工业革命后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张异对这种管理方式有信心。

    可是,如果没有感受过流水线作业强大的人,听起来其实很反直觉。

    朱元璋对于张异有足够的信任,所以他点头同意。

    “至于新的纺织机,回头我会研究出出来,直接抄珍妮纺织机就行了……

    至于工人……

    叔叔还记得咱们争论过的关于女子的话题吗?”

    朱元璋闻言一愣,这聊着开工厂,怎么好好的扯到女子的问题上去了。

    “纺织业最重要的工人,就是由女子组成的,叔叔不相信女性的生产力,小道到时候也会让叔叔见一见……

    这些女性在农耕中,她们能发挥出来的力量微乎其微,可是在纺织业,她们才是中坚力量!”

    提起关于女德的问题,老朱的脸色还是有些难看。

    人的三观如果那么容易转移,那就好了。

    更何况是朱元璋这种意志坚定的人,他认定某些事,那就比别人更难转化。

    只是他终究还是一个伟大的帝王,如果合乎大局,他也不是迂腐之人。

    尽管很难接受,可老朱还是认真考虑张异的话。

    就如张异药园子里的那些稻谷一样,拿一个地方作为实验田,对于天下大局并无影响。

    可如果成了,那全国推广也不是难事。

    “希望能做成吧!”

    “嗯,就看刘伯温能不能说动皇帝了,此事若成,北方说不定也能因此受益……”

    张异想起后世看过的一段史料,心生感慨。

    提起北方,老朱的心咯噔一下。

    转头望向张异,虽然努力南北弥合,朱元璋已经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将政策往北方倾斜……

    他也知道龙气南迁之后,北方和南方在经济上是非常难以平衡的。

    可在迁都这个大趋势被他定为国策的情况下,北方能发展起来自然最好。

    张异道:

    “如今咱们大明刚开朝,陛下种的命令才刚刚推广……小道可以在这里提醒叔叔一句……

    未来,河南河北一带,的产量会非常高!

    只要浙江的试点能成功,叔叔在北平附近将工厂建起来。

    您的成就,应该不会比现在低多少!”

    河南,河北……

    朱元璋将这件事放在心里。

    张异的价值,在这件小事上体会的淋漓尽致。

    无论是水稻北迁,还是推广……

    这些需要时间去验证的东西,他可以直接告诉你答案。

    有了这些答案,老朱在推行某些政策的时候,可以减少许多顾虑。

    提起水稻北迁,朱元璋也想起前阵子从山东和河北传回来的消息。

    北方的水稻播种,比南方要晚上不少。

    老朱也仅仅在北方少部分地区试着种植了一部分水稻。

    从河北传回来的消息看,至少张异在这件事上,肯定是对的。

    所以朱元璋已经决定,回头下一道圣旨,在不影响粮食种植的情况下,加大对的种植。

    让天下人食能果腹,饥寒有衣。

    朱元璋并不是一个仁慈的皇帝,可他感受过饥寒,也希望治下百姓能免除这种苦痛……

    张异跟朱元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龙气南迁,就算是水稻北迁,在种田这件事上,北方是不可能比南方更好。

    所以,在经济结构上,多少就要做点转变。

    如果朝廷引导,将工业的中心放在淮河以北,

    那就大事可成了!”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

    张异难得打开话匣子,一老一小二人聊得也十分开心。

    可皇帝终究国事繁忙,有锦衣卫进来提醒朱元璋后,他知道自己该离开了。

    “有你这一席话,我回头就去浙江买地……

    张异,要是你说的政策落地,那个所谓的工厂,你可愿意去浙江指点我开起来?”

    “自然可以!”

    对于老黄的邀约,张异欣然应允。

    在这个时代,想要长途旅行,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如果换成以前,在大蒜素没有发明出来之前,张异肯定能少出门就少出门。

    可如今,他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去感受一下祖国河山,也是不错的选择。

    “那就说定了,咱们等着刘伯温的好消息吧!”

    朱元璋带着满意的答案离开。

    回头转身对高见贤说:

    “清心观附近,加强戒备,他不得有半点闪失……”

    高见贤刚被皇帝敲打过,自然不敢怠慢。

    “皇上,您这是直接回宫?”

    “不,你让毛骧过来见朕!”

    朱元璋没有直接回宫,而是去了观海书局。

    在这里,他见到了那个叫做毛骧的锦衣卫。

    “挺年轻,能让高见贤提拔您,看来你能力也不错……”

    此时的毛骧,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虽然年岁不大,可看高见贤能将生意交给他打理,可见也是有能力之人。

    “陛下过奖了,臣当不得陛下夸奖!”

    年轻的锦衣卫有些拘束,他过去虽然也是检校的一员,可并无多少接触皇帝的机会。

    朱元璋询问了毛骧一些问题,关于他经营的这些生意,还有从生意上获得的情报。

    毛骧对答如流,显然是做了功课。

    “你不错!”

    朱元璋的夸奖,让毛骧很高兴。

    “朕交代你一件事,铅笔工坊你知道吧?”

    “回陛下,臣知道!”

    “你按照朕给你说的方法,给朕将这个工坊管理起来,不许弄虚作假,朕要看到最真实的效果!”

    “是,陛下,臣定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关于流水线作业,尽管听起来很反直觉,朱元璋也决定让毛骧试一试。

    左右不过是费一些时间罢了,并不碍事。

    吩咐完这些,老朱走出观海书局。

    他上了车,自顾回宫去了。

    ……

    张异和朱元璋都在等着刘伯温的税法方案出来,可是这一等就是一个月。

    六月。

    皇宫,御书房。

    朱元璋日复一日,处理中书省送上来的奏疏。

    关于汪广洋提为右相这件事,他终归是不信邪,坚持将对方提上来了。

    此时两位中书省的宰相,正等着皇帝答复。

    “陛下,臣觉得这粮长制度,似乎有些不妥……”

    刘伯温关于税法的改革的提案还没交上来,但朱元璋等不了他,改革早就自上而下推行下去。

    首先是海禁政策,从太仓市舶司关闭开始,就有传言出来,老朱也没有一下子将路子堵死,风却先吹出去了……

    可海禁暂时还不是改革的关键,趁着血洗江南的功夫,朱元璋最主要推行的,就是里甲制度和关于税收上的粮长制度的试点。

    浙江是试点的行省,可他没有想到,这仅仅是试点,就遭到李善长的反对。

    或者说,这位宰相从老朱的动作中,已经隐约感受到皇帝绕开基层官员,更多的去干涉地方政务的决心。

    不管如何,李善长是百官之首,也是士大夫阶层的代表。

    这种事情,他多少要表达自己的态度。

    当他旗帜鲜明的反对,朝堂中自然形成一股反对的声浪。

    老朱看着中书省送上来的奏疏,越发无奈。

    他转头问汪广洋:

    “你怎么看?”

    汪广洋低下头,说:

    “皇上有皇上的道理,李相也有李相的考量……”

    汪广洋一番话洋洋洒洒,却什么都没说。

    朱元璋的无名火起,这家伙的表现果然跟张异形容的一模一样。

    能力,汪广洋是有的。

    他在老朱打天下的过程中,出过很多有用的计策。

    朱元璋对他的信任,跟杨宪差不多。

    可是现实却告诉他,他最信任的两个臣子,都是他看错人了。

    杨宪是跋扈的话,汪广洋属于不想担起任何责任的性格。

    老朱看到他如此,已经恼火了几分,

    再看李善长带着百官坚决反对粮长制度,甚至连试点都不行,朱元璋就明白其中的痛处。

    朝廷存在的最大的合法权利,就在税收之上。

    而皇帝要借助官员去管理天下,从某种程度上说,也都是为了收上税服务的。

    税收任务从朝廷层层下放,官员再层层将税收收上来……

    这流通的过程中,有巨大的利益。

    有利益,就有权力。

    朱元璋将这份权力从官员集团手中分出来,交给地方富户。

    李善长这种老狐狸,隐约觉得不太对劲。

    朱元璋笑笑,对于李善长的反应并不意外。

    虽然他也是自己的最信任的臣子,但从当上宰相开始,君臣之间自然也有不一样的立场。

    反对,却也不是说坚决反对。

    从张异提示他施行粮长制度开始,朱元璋早就知道如何应付李善长。

    “李先生,你不妨看看这份东西……”

    朱元璋将一份奏疏,推到书桌前边。

    太监拿起来,送到李善长手上。

    李善长打开一看,脸色大变。

    (本章完)